理清四种脾虚证,看你有多虚?
想要把脾养好,首先得把自己的证候理清,可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脾方法。
1 脾气虚
脾气虚,是大家多少都会有的症状,比较普遍,症状也比较轻微,经常被大家忽视。
它其实就是「脾气」不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脾运化功能减退,则饮食得不到很好地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
脾气虚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也可能是因为久病耗伤脾气。主要表现是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脘腹胀痛,尤其是吃过东西以后,大便溏薄或者腹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常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这是补气健脾第一名方!
这症状可能大家都不当一回事,但千万不要无视它,因为被忽视的话它可能会报复哦。
2 脾阴脾阳虚
得不到重视的「脾」相当不爽,继续在机体捣蛋,进一步发展的「脾阳脾阴虚」。
脾阳促进脾气的推动、上升、四散和温煦作用,而脾阴促进脾的宁静、濡养、收摄和制约阳热的作用。
脾阳虚,运化无力,就会出现泄泻,纳少,甚至会下利清谷、浮肿、四肢冰冷,胃脘冷痛,喜欢温暖和热食,吃了寒冷的食物就难受。
当然,除了肠胃怕冷,还会有腹泻、感觉腹部胀满、浑身乏力、消瘦、四肢冰冷、舌苔白等症状,这都是脾胃「虚」和「寒」的表现。
针对脾阳虚,我们中成药里对证的,就是理中丸。一般情况下,单纯脾阳虚,我们吃理中丸就可以了,它就是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药。
脾阴虚就是阴液不足,阴液不够的结果就是体内有热。中医学家蒲辅周曾经总结道:「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这就是脾阴虚的典型表现。
另外,由于阴不足使得阳相对过剩,于是,身体就会表现出咽干、口燥、颧红、潮热、盗汗、消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等症状。其中一部分看起来跟上火很像,但是另一部分则是虚的症状,所以是虚热证候。
这时候要以养阴为主,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是不错的选择!
脾阴与脾阳,既相反,又相成;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协作。如阳欲温,阴欲凉;阳主动,阴主静,是相反制约的一面。
这只是「病邪」吹响进攻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严重的。
3 脾不统血
《金匮要略》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来实现的。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是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气的固摄血液功能能正常发挥,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如果脾气亏虚严重,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吸收,气血生化就会不足,气的固摄血液功能减退,就会使血逸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也就是「脾不统血」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鼻子、牙齿、皮肤出血、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血不循经的症状。脾不统血以补气摄血为法,服用人参归脾丸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对月经过多的女性。这时候的「脾」开始鼓吹其他器官一起造反,情况越来越不妙。
4 脾气下陷
除了演变成「脾不统血」外,「脾气虚」还可能恶化为另一个大怪——「脾气下陷」。
脾主升 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然后营养全身,所以说:「脾宜升则健」。
脾不升清,水谷精微与糟粕浊物就会混杂,会导致完谷不化飧泄的症状。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脾气不上升,中气会下陷(又称脾气下陷),就会出现久泻脱肛,甚至会出现内脏下垂如腹部坠胀、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推荐食用补中益气丸,这是一种非常「提气」的方剂,对中气不足的患者有帮助。这症状,想想都可怕!所以说疾病要防于未然,不要等到恶化了才想起治疗!
揉脊、脐、小腹、足三里健脾胃
下列方法,选择第一个加上其余三法中的任一个,都能帮助健脾胃。
1 捏脊
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但它对成年人一样有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坚持1周即可见效。
操作方法:
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2 揉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
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3 檫小腹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
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4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膝眼外下方。
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养脾胃,就是养命!要想脾胃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但养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做出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