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规则:
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遗产。
遗嘱可以包括遗赠,即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扶养人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
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开始后,由先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
继承人需要对遗产进行认定,并可能需要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对于房产,需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并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遗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应先分给配偶。
继承人应协商确定继承份额,协商不成时可平均分配。
农村土地继承需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户口须在村内。
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了解这些基本规则后,继承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继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