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知识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税收知识点:
税收立法权
定义:税收立法权是制定、修改、解释或废止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内容:包括确定哪些机关有税收立法权以及各级机关的税收立法权如何划分。
税法分类
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按职能作用: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按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等。
按税收管辖权: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
税法适用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
税法构成要素
总则、 纳税义务人、 征税对象、 税目、 税率、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减税免税、 罚则、 附则等。
纳税人
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代收代缴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税收特征
强制性:国家凭借公共权力依法征税。
无偿性:税款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分配,不直接向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
固定性:按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征收。
主要税种
增值税:对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消费税:对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企业所得税:对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征收。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
资源税:对开采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纳税管理
重要性:纳税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税义务人:负担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征税对象和税目:对什么征税及具体征税对象和范围。
税率:对征税对象按一定比率征税,包括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固定税率。
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纳税环节指纳税的环节或时间点,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必须缴纳税款的期限。
税收优惠与减免
目的:鼓励某些行业、地区或活动,或对特定纳税人群体给予税收上的减免。
税收违法与处罚
违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
处罚措施: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国际税收
涉及:跨国交易、双重征税避免、国际避税问题等。
以上是税收知识的一些基本要点,涉及税收立法、分类、适用原则、构成要素、纳税人、特征、主要税种、纳税管理、税收优惠、违法与处罚以及国际税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