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除正常支付加班工资外,还应该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劳动者在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形式: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这些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用人单位在制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