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锦波生物:从“0”到“1”的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8:01:00    

图为锦波生物产品展示中心。王韵菲 摄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唐槐园区的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内,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由清亮透明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成的各式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历经十余年,攻克世界性难题,在全球率先掌握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材料制备及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完成从“0”到“1”再到“N”的蝶变;在北交所上市,成为A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以来,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以创新者姿态率先实现AI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度融合……这家头顶诸多光环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路狂奔、奋勇向前,从起初的探路者成长为卓越的领跑者。

  创新驱动

  步入企业展厅,各式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企业董事长杨霞介绍:“作为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胶原蛋白被称为‘生命支架’,我们就是用自主创新竖起‘生命支架’。”

  创业之前,杨霞曾是医学教师,最初研究方向为肝移植技术。在平时教学科研中,她发现胶原蛋白对器官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技术被国外垄断,其价格昂贵。于是,她大胆设想:能否通过人工合成方式,研制出可替代人类胶原蛋白的产品?凭借对生物科技的深刻理解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她创办锦波生物,全力以赴开展“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关键技术攻关。

  “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杨霞表示。彼时,人源化胶原蛋白基础性研究还是“无人区”,一切从零开始。历经数万次生物实验与大量努力后,2018年,锦波生物首次发现并解析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并实现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2021年,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批上市,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三类医疗器械。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通过高科技‘仿制’的人体胶原蛋白。”杨霞介绍,科学家用基因技术,把人体胶原蛋白的“设计图”植入微生物,让这些微生物像小工厂一样批量生产出和人类胶原蛋白空间结构一致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与动物源胶原蛋白相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截至去年年底,该产品临床注射已超200万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杨霞说:“在这个领域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领先国际。”

  智慧大脑

  “怀揣着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憧憬,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就来到了锦波生物,多年来,见证了企业从初创时期的艰难起步成长为如今的行业翘楚,倍感振奋。”从事研发工作的何振瑞表示。

  在科研设备林立的锦波生物功能蛋白重点实验室,赵博雄博士正在对接相关事宜。两年前,从英国利物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得知太原有这样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感到非常兴奋。”赵博雄表示对家乡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感到自豪。而且无比巧合的是,他的生日与锦波生物的上市日恰逢同一天,这使他对这家企业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

  在锦波生物,像这样的科研人才还有很多。在杨霞看来,原始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涉及大量深入的基础研究,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研发涉及生命科学、结构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高度复杂的学科领域,其突破性进展必然依赖于跨学科、跨机构的紧密协同创新。

  鉴于此,建立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川大—锦波功能蛋白联合实验室等,与中科院、清华大学达成了深度合作,成功引进了美籍院士姜世勃、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深圳湾颜宁院士等国际顶尖人才。

  采用“揭榜挂帅”等灵活机制,精准匹配高校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装备方面的优势能力,高效打通了“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过去数年间,企业研发投入稳定维持在营收的约10%,通过科研成果反哺重大项目。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近两成,现有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两成多。

  拼尽全力搞研发,拼尽全力揽人才。历经十余年,从踏入国内外研发领域的“无人区”,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基地,锦波生物劈波斩浪、战绩非凡,“智慧大脑”功不可没。

  赋能升级

  一个多月前,锦波生物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生产车间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首个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产品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历时8个月建成的这个智能化生产车间,堪称‘生物制造新标杆’。”杨霞介绍,智慧车间赋能产业升级,车间集成国际领先的发酵、离心、均质等设备,通过工业物联网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并引入人工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确保产品均一性与稳定性。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体系,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更保障了高端生物制品的质量可控性,为我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提供了示范样本。

  承载该车间的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在生产过程中运用AI算法构建发酵条件响应面模型,实现胶原蛋白连续发酵工艺优化,生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人力成本显著降低。同时,优化后的生产数据反哺研发体系,形成“研发—生产—优化”的有效闭环。

  基于前期积累的海量数据,锦波生物利用AI深度学习成功构建了首个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集全球领先“序列—结构—功能—应用”于一体化,可通过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高通量实验平台,为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研发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立足现有技术领先优势,实施‘创新驱动与全球布局’双轮战略,锚定一流、持续深耕、扎实推进,致力将山西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胶原蛋白产业基地。”提起未来,杨霞眼神坚定、满怀信心。


太原日报‬  记者 李 静

相关阅读
锦波生物:从“0”到“1”的蝶变 华赢控股上涨5.03%,报3.55美元/股,总市值2.03亿美元 深圳光明凤凰街道举办智能传感器产业招商推介会 康华生物: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万可欣生物,股票将复牌 上半年荆州市进出口总量165亿元 总量增速均创新高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芬兰军方邀请企业高管学“军事课程”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招聘规模预计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