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平举双手进行晨检。”近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中心学校食堂后厨入口,食堂工作人员在晨检仪前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绿灯亮起方可进入操作间。
“一旦发现工作人员体温异常或违规操作,晨检仪就会联动现场语音播报示警,提示风险。”东峡乡中心学校总务主任郑怀军对记者说。
今年新学期伊始,湟源县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智慧平台建设全覆盖,通过在全县15所农村学校安装晨检仪、智慧验货机、AI云视频网关、验货区巡查摄像头等智能设备,搭建“教育局、学校、家长”三级智慧监管平台,利用平台的教育部门监管端、校内管理端、阳光公示端等,实现对食材出入库、营养餐制作、食物留样、食堂消杀、信息公示等的科学监管,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每周五,湟源县各农村学校要在平台上对下一周所需食材进行下单,通过录入就餐人数、带量食谱,结合历史订单数据,平台会精准测算所需食材量,自动生成采购清单。
“以前我需要花大半天的时间计算学生所需食材量和成本,现在只要几秒钟平台就能测算出来。”郑怀军感慨道,“这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还能避免食材浪费。”
智慧监管平台能够对食材出入库进行全流程监管,食材入库时,利用智慧验货机智能扫描录入食材的品种、数量、供应商等信息,确保食材来源可溯;食材出库时,准确记录食材的使用情况,并对损耗量进行计算,优化库存水平。平台还会对库存食材进行长效监管,如果食材出现过期或变质问题,平台立刻会出现预警提示。
湟源县各农村学校通过视频监控与AI技术,对食堂面点间、储藏间、操作间、洗消间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识别后厨违规行为,实时发出安全预警。智慧监管平台的阳光公示端不仅可以实时呈现食材清洗、切配、烹饪等全过程,还可以公示受益学生、周菜单、采购清单、成本明细等信息。
“我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孩子在学校吃的饭菜,看到师傅们在食堂的操作过程,孩子能够吃得健康,作为家长我也就放心了。”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学生家长谢红铭说。
湟源县教育局副局长马静说:“湟源县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打造食品安全、采购供应、资金运行、营养搭配为一体的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为学生饮食健康和膳食经费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余闯 通讯员 林冰莹)
作者:林冰莹 余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