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共赴科创之约 逐梦星辰大海 ——写在二〇二四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之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3:04:00    

本报记者 郭 靓

披荆斩棘,逐梦脚步永不停歇;勇攀高峰,奔赴科创星辰大海。

过去一年,我省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水文要素观测数据库填补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空白;首个“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专项“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突破氯化镁脱水世界性难题;“青海产多晶硅”入选国家级创新产品,打破我国电子级多晶硅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中国芯”关键基础材料支撑作出青海贡献;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累累硕果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与拼搏奉献,同时也标志着青海科技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时期,青海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青海现代化,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海力量。

深化改革: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过去一年,全省科技工作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全省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结出满满硕果。

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授予2024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名,科学技术合作奖3名,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获奖项目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特色产业等领域,充分展现了青海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科技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些年,我们明显感受到青海创新环境越来越好,更加开放包容,创新创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24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润杰说,青海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不仅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更坚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豪情奋进砥砺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青海按下改革快进键,一项项有力举措加速落地,一系列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全面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形成全面支持我省科技创新的基础制度,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我省创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合新形势新任务,部署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九大行动,全省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持续扩大“帅才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组织模式、扩大范围,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和创新资源配置,重大科技项目资金占比首次突破10%,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现50%以上由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

加大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现全年申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精简近1/4,预算填报表格减少50%,直接费用使用调剂权全面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登记实现“零跑腿”,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高。

开放合作:

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以民为本,解决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到通过学科发展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团队梯队建设等方式,推动青海省地方病(包虫病)综合防控;从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磷交互作用研究到光伏组件规模化绿色回收技术及装备研究……本次榜单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项目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紧贴全省重点产业创新需求,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全省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地”之高和“四地”之坚跟脚在科技、出路在创新。青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着力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向“新”而行。本次获奖项目,首次评选科学技术合作奖3名,呈现科技开放合作新契机。

为构建以对口援青省市、东西部协作省和定点帮扶中央单位为重点,面向全国科技力量的开放型科技发展新模式,4月2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青海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聚焦青海高原资源能源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强化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协同联动,建平台、引人才、抓攻关、促转化,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培育体现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向“绿”而行。本次奖励名单中,“生态”“绿色”频频出现,生态科技创新呈现新图景。

从业36年来,李润杰研究员以水为主线,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水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水土资源利用、水资源配置、生态水文、水土保持等方面研究工作,为保护“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科技助力生态保护展现新作为。

人才为本:

奋勇攀登科技新高峰

褒奖先进、鼓励创新。获奖者中,一批具有过硬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这正是青海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快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注脚。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青海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全省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我省把科技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科技事业发展大局,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参与黄河流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立西北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联盟。拓展青海与对口支援及援青省份高端科技人才合作交流空间,积极探索科技人才引进新途径。成功举办五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科技引才专场活动,探索建立了“项目+人才+平台”的培养模式。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员”制度。优化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组建工作,全面打造青海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3.0版”新模式。探索建立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创新长效机制,遴选懂技术、懂管理、懂金融等专业人员,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服务。

“我们将健全完善科教协同的育人引才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统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人才资源,建好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保障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机制,真正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动力。”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陈永祥说。

……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青海将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聚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20日 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阅读
共赴科创之约 逐梦星辰大海 ——写在二〇二四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之际 泽润新能:公司目前在研项目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项目 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启动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恒指、国指跌逾1%,阅文集团跌近7%,阿里巴巴跌逾4% 覃海洋夺冠 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100米蛙泳决赛排名出炉 云南文山推进绿色产业集链成群 青海“清风行动2025”共查办野生动植物行政案件11起 西洽会如约而至 重庆投资与消费再迎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