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喊出全民智驾口号后,比亚迪多款非智驾车型打出“一口价”明牌,开启“清库存”模式。过去十日,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共有10款车型官宣限时一口价,降幅约1万元,最低起售价进入5万元区间。
具体来看,海洋网6款车型于同一日宣布降价,其中,2025款海鸥(非智驾版)限时一口价降至5.68万元起。秦L DM- i(非智驾版)降幅1万元,起售价至8.98万元起。除了紧凑型车型,定位中高端车型的汉DM- i(非智驾版)、唐DM-i(非智驾版)同样官宣限时一口价,起售价降幅均为1万元。此外,MPV车型方面,比亚迪夏限时最高置换补贴可达4.2万元,起售价降至20万元区间。
今年春节假期后,比亚迪改变2024年多款车型开市即降价的打法,通过“全系车型标配智驾”的战略掀起新一轮竞争。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此前表示:“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包括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等很多车企等高层半夜给我打电话,他们非常焦虑怎么在售价10万~15万元区间的车型配上中阶智驾,不至于被淘汰,不至于落后。”
而在其他车企研究如何将智驾标配到10万~15万元区间的车型时,比亚迪已经一口气推出21款智驾车型抢占市场。随后的2个月时间内,十余家车企亦陆续推出全系车型智驾的策略,超过20款智能化新车扎堆上市。
随着新车上市,旧款版本的车型如何销出?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曾表示:“在经销端,我们会采取一个合理的价格差对在售的非智驾版车型清库存。”实际上,比亚迪“一口价”清库存的方式,最早由上汽大众发起,核心是将终端暗降促销明朗化,并取消了经销商议价的权限。由于“一口价”为销量带来的显著效果,很快被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模仿。随着汽车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一口价的策略也被诸多自主品牌车企采用。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3月,比亚迪销量约为37.74万辆,同比增速约23.1%,较2024年3月约46.1%的销量增速,出现放缓。2025年,比亚迪销量目标定在550万辆,同比增幅近30%。其中,海外市场成为销量增长的新途径,海外销量目标约为80万辆。今年3月,比亚迪销量突破7万辆,销量占比提升至19.27%。今年1季度,比亚迪累计出口20.61万辆,同比增幅超110%。
国投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比亚迪3月海外新能源销量的增长原因,预计是新车型上市放量以及新增滚装船投入使用等。3月以来,比亚迪在亚太、美洲、欧洲、非洲等各区域市场均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