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阅读,是一种致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6:09:00    

古人做任何事情都注重仪式感,比如阅读圣贤之书。阅读之前,先要沐手,还要焚香,把仪式感拉满,然后进入阅读状态,写作也同样如此。这种仪式感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对文字的敬重。老祖宗发明创造了文字,要使用它须有敬畏之心的。第二,对作者的敬重。作家们把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毫无保留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敬重。沐手、焚香只是第一步,阅读中翻动书页也是轻轻地翻,中途休息也不能随手折书页,要给阅读页夹上书签,以免把书弄脏毁坏。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被称为赤子,宛若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绘就最美最精彩的画卷,至少需要两个师傅:一个是无字之师,一个是有字之师。无字之师指的是老师、家长,还有那些能够对你耳提面命的人;有字之师指的是书籍。书籍是点亮人类心智的一盏明灯。

书籍是供阅读的,如果不读它,只当摆设放在书柜里,哄别人也哄自己,毫无意义。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暴发户的办公室摆放着《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精装书籍,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被翻阅过。还有些公共场所,干脆做一些貌似书籍的盒子唬人,这种以书籍装饰门面的行径,至少说明一点:书籍在人的眼里是值得敬重的,也是文明的标签。书籍的终极意义不在其表而在其里,只有进入了灵魂深处,化作骨骼在成长,化作血脉在流淌,化作智慧在闪光,其价值才能发挥。

人体有病,需要吃药,才能健康;精神贫瘠,需要阅读,才能丰盈。它能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知识,增长你的见识,改变你的气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吃药能使身体恢复健康,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阅读改变气质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终生的。我们不能奢望一朝一夕使一个野蛮人变成文明人,人类的进化史,某种程度体现了人类的阅读史。

在远古、上古时期没有书籍,人类的进化只能通过见识和经验来完成。文字诞生以后,尤其是书籍的出现,这种进化便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突飞猛进。阅读是一种借鉴,一种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人类的聪明在于能够从阅读中找见方法,找见有用的东西,涵养自己,成就自己。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把人类从吃冷食的原始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万古夜晚从此有了一丝明亮的光。世界亮了,眼睛必然会亮。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文字再也不用回到甲骨和竹简上。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自由落体的原理,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如果没有书籍,没有阅读,人类只能停留在原始社会。

终于明白,古人注重阅读的仪式感是有原因的。阅读,可以分为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两种形式。所谓的被动阅读,就是强制性阅读。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走进知识的海洋,逐渐地丰富和壮大自己,世界因此而从你眼前徐徐展开。接受教育的每个人就像一只只雏鸟,羽毛一点点地成长和丰满,最后才有了展翅飞翔的那一天。主动阅读也就是自由阅读,没有强迫,没有目的,它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时候的阅读已经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命密不可分。闲暇之余,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头上,随手拿起一本书去阅读。思绪自然而然地进入阅读状态,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享受书籍带来的那份满足。现实当中的各种烦恼、不顺、焦灼等情绪会被书本中的文字所化解,变得淡如轻烟,温润如玉。

我的阅读大多数时间是随性的,无目的的,抓起哪本读哪本。哲学、社科、历史、文学、自然,随着翻阅纸张所发出的哗啦声响,速度会慢下来,再慢下来,因为,我已经进入阅读状态。眼睛盯着书中的一字一句,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有时候还会职业性地挑出错误。

我始终坚信,每个作家的写作都是认真的,恨不得倾其所有把作品写到应有的高度。对文字的敬重是写作的基础,否则不会有潺潺不息的文字长河。我从这些连绵不绝的文字中读出了作者的意图,读出了作品所营造的意境,读出了生命的哲学。从心底汩汩流出敬佩之情是自然而然的。

古人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对阅读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同时对应了前面提到的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行万里路也是读无字之书。读与行恰似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与无字和有字之书结合起来,阅读一定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阅读,是一种致敬,向文字致敬,向作家致敬。


并州新闻 高海平

相关阅读
阅读,是一种致敬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已开展研制第一台在月球“打砖”的机器 马齿苋长哪里 sus 铅油什么味 ps6是什么工程塑料 南红手串是什么 什么是三合一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