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民生工程,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中心学校以“营养均衡、安全可溯、服务暖心”为目标,全方位提升校园营养餐品质。师生及家长对食堂餐食的营养均衡性、安全满意度显著提高,校园餐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跨越,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幸福餐”。
营改实施以来,桥头镇中心学校对接大通县大宗食材配送平台,实现智慧采购透明化,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建立多重验收制度,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违规操作预警不断提升。通过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食谱定制、后厨巡查等环节监督,构建“政府监管+校方管理+家校监督”的立体化安全网络,家长满意度从90%提升至98%。推出“双菜升级三菜制”带量食谱,每日食材种类不少于12种,科学配比营养素,满足学生多样化口味需求,学生满意度从85%跃升至97%,挑食率下降至10%,光盘行动率达98%。同时,推行“错峰就餐+劳动教育+反馈数据”多轨机制,融合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感,食堂人员“微笑服务”按需加菜,设立常态化反馈机制优化服务。如今,用餐效率提升40%,剩菜率下降30%,投诉率减少70%。
学校将继续深化“营养餐+健康管理”模式,以科技赋能、营养优化、可持续发展,动态调整膳食方案,让校园餐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保障,朝着“吃的科学、吃的健康、吃的幸福”的目标持续迈进。(大通县教育局)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