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四跨培养”新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9:20: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正式举行。大会正式启动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并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合作协议。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未来朝阳基地将逐步构建实践、实训、实战“三圈”赋能,“教学+业务+场景”有机统一的高素质复合式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同时,通过“校—市—区”强强联合,建立“人才支撑、机制创新、价值输出”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我国从国际规则适应者向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跨越,为国家的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新的增长极和更强大的战略支撑力。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介绍,基地将构建“三位一体”创新服务体系,聚焦涉外法治中三个重点领域,一是聚焦国际经贸规则与商事争端解决领域,培养大批在经贸规则谈判和商事争端解决领域有“战斗力”的后备人才。二是聚焦数据跨境流动合规领域,全面推进培训、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三是聚焦知识产权跨境领域,搭建服务平台,助力高精尖产业“走出去”。

据了解,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将整合学校现有的“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两个国家级基地和中央政法培训学院资源优势,组建成立涉外法治基地,坚持“实践、实训、实战”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跨学科专业、跨学校、跨国别、跨理论和实务培养的涉外法治人才“四跨培养”新模式。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发布涉外法治研究重大课题、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筹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联盟”、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组织体系化涉外法律实习实训、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实战能力等目标任务。

作者:张欣

相关阅读
陕西: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3年培训100万人次 50家在并企业上榜省民营科技领军新锐名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侯洵:扩大LED产业优势为绿色转型提供长治方案 贵州:支持算力集群规模化发展,吸引全球使用贵州算力资源 坚定推动民营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创新驱动 精准施矫——东关南街司法所打造社区矫正"1234"工作新范式 弘景光电拟15.33亿投建研发制造基地 第一季营收净利双增总资产17.2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