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迎来重要契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11:00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凌纪伟)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被认为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技术路径。

4月1日赛迪研究院在京发布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主办方供图

4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赛迪论坛上,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相关研究所发布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其中《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课题提出,应不断夯实“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赋能底座,围绕“人工智能+行业”“人工智能+产品”,开展系列重点场景建设和应用推广,强化政策保障和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该课题指出,当前DeepSeek带动中国人工智能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性能”的发展路径,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成本、降门槛”效果以及开源开放的发展方式,为赋能千行百业打开新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场景被不断挖掘,制造业整体上沿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在大会发言中说。

史丹表示,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在于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判别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标准,特别是要把数字化、绿色化作为衡量新型工业水平的核心标准,把附加值率作为重要效率标准。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工信部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

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介绍,西门子已在成都的数字化工厂落地了30多项人工智能应用,解决定位故障问题的效率提高了5倍,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工业实际场景在千行百业落地与融合。

在助推工业智能方面,智能机器人有望大展身手。据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介绍,宇树四足机器人搭载GPS、机械臂、激光雷达等各种仪器检测设备,可为石油化工、电力、采矿、铁路提供巡检勘探、物资运输等服务。人形机器人用于危险场景的人工替代,在电动汽车生产、柔性制造、物流分拣等非开放场景也得到应用。“目前已有上百个品牌搭载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以及石化、电力、教育等多个应用使用了宇树科技机器人成熟的产品方案与技术支持。”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进入制造业大有可为,要奔着企业的难点去,找准切入点。人工智能时代,解决制造业企业的难题,首先可以奔着工业黑箱去做,实现参数精细及时调整,还能应用于精准预防性维修、智能供应链、快速研发设计、质量检测等方面。

“一项技术能否引发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关键要看能否实现‘双降’,即降低门槛、降低成本。”赛迪研究院信软所人工智能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宇霞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的通用性技术,成本和门槛不断降低,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推广迎来重要契机。

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正在催生生产范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催生出众多融合新业态。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何颖表示,“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注重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将产业需求作为主导,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将产业优势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底座上。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将推出30余个春季游览场景,成都邛崃市“春崃”活动启动 “链”通世界 “侨”心聚力,助力“惠安优品”出海 肇庆新区、鼎湖区产业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化工城”吉林掀起工业国产化浪潮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迎来重要契机 《湖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全文) 都匀精准招商加速奔跑“春天里” 人形机器人概念再活跃,大洋电机涨停,江南奕帆等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