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韩山师范学院与汕头大学首次联合开展“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 “中国左翼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地躬行”教学实践活动。3月29日,两校师生80余人以“缅怀韩江左联烈士,践行左翼文化精神”为主题,赴潮州红色左联革命遗址沉浸式学习左翼文化历史。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融合经典文学解读、潮汕乡土调查与左联精神溯源,以“校际联动+行走教学”模式打造红色教育新范式。
韩山师范学院和汕头大学学生认真看展。
在戴平万故居,师生们深入了解戴平万从求学到投身革命的光辉历程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战友洪灵菲的文学成就,深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在讨论交流环节,两校的学生代表还分享了阅读戴平万文学作品、调研戴平万故居建筑特色、观摩戴平万纪念展览等方面的收获和体会。在洪灵菲故居,大家围坐在长方形的庭院台阶上,师生共话洪灵菲在左联史上的突出贡献和感人的英雄故事。在红棉公园,师生们踏着满地坠落的红棉花,遥想南粤左联韩江文学青年代表洪灵菲当年的青春愁闷,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与传承。在冯铿出生纪念地,师生们了解了左联五烈士中唯一女烈士冯铿用短暂而炽热的一生。随后,联合研学队伍还走进龙湖水利公园和龙湖古寨参观学习。
韩山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文菊(右二)、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斌(左一)被聘为戴平万纪念馆研究及讲解专家。
韩山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文菊表示,此次活动开创粤东校际联动与行走教学创新红色教育范式,实现“故居探访—文学解读—精神溯源”的沉浸式教育闭环。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斌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把思政课堂延伸至革命遗址与红色地标,实现历史记忆的具象化传承,深化青年大学生对左翼英烈精神的理解。
韩山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文菊为学生们讲解。
此次两校师生协作完成的红色讲解、学术导览,不仅推动潮汕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跨校际流动,也推动青年学子成为红色基因的主动传播者。汕头大学文学院2022级学生林明焕表示,风雨飘摇时,革命先辈以笔为剑、舍身奋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2024级学生谭博文说,在清明追思先烈,深刻感受到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自己将以行动传承他们的伟大品格。
韩山师范学院与汕头大学首次联合开展“南粤左联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刘文菊表示,将继续推动“行走红色地标 续写文脉新章”——南粤左联红色研学潮州站活动,两校也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
两校师生在戴平万故居前合照。
文字:南方+记者 杨可
摄影:李鸿樟 林子亿
【作者】 杨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