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人“感谢大青山”冲上热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34:00    

刚刚过去的周六日

大风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

呼和浩特市也不例外

然而

就在大家“全副武装”时

呼和浩特市上周六的天空

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

和大风一起冲上热搜的

“感谢大青山”的词条





外地网友懵了:

“说好的沙尘暴呢?

怎么呼和浩特市的画质

突然变4K高清了?”


那么

呼和浩特市这场“有风无沙”的奇迹

到底和大青山有关系吗?

对此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

乌恩图副局长

是这么说的

确实有关系

“北方地区常见的大风天气主要是以西北风为主,而我们大青山的走势正好是东西走向,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而且大青山陡峭的南坡和里面的森林植被,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减轻了寒流和沙尘天气。”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大青山位于呼和浩特北部

它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生态交错带

就像一道天然屏障

硬生生把南下的沙尘“截胡”


谁能想到

这个曾经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秃山

在一代代呼和浩特人的不懈努力下

竟变成了如今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

万亩林海

转折点来自于

2012年启动的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


01 从"荒山秃岭"

到"万亩林海"的绿色革命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

北至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南界

南至京藏高速公路

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通过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

综合治理工程

不断提升首府生态能级


13年来

大青山前坡新城区段

全力优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

修复退化草原1.5万亩

改造国土生态绿带4.1万亩

累计义务植树125万余株

建成敕勒川草原

5万亩雅玛图森林公园

哈拉沁生态公园等生态保护绿化工程项目

大青山前坡80%的土地

实现了生态绿化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02 关停百家厂矿的

"生态保卫战"


十多年前的大青山前坡

由于挖砂开矿

以及碎石厂、搅拌站、粉煤灰场等

污染企业集中于此等种种原因

造成沿山土地贫瘠而且大多撂荒

沿山土壤沙化日益严重


从2013年开始

新城区委、政府先后

拆除取缔混凝土搅拌站

畜禽养殖场、木器加工厂

水泥制品厂等污染企业

累计关停取缔了位于大青山前坡的

所有污染企业292家

拆除违法建筑近60万平方米

水磨村


03 野生动物"返乡记"


林草覆盖率的提升

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

使得生态系统自循环能力得以恢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环颈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

红隼、野兔、狐狸等

许多久违的野生动物回归草原

在大青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白石头沟

一群麋鹿正在悠闲地散步觅食

一片鸟兽欢腾的景象

2021年9月

来自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和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

27只麋鹿放归内蒙古大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呼和浩特市白石头沟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

目前麋鹿种群总数

已经增加到52头

如今

麋鹿在大青山的山谷中繁衍生息

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

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也成为大青山

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见证


04 专为百姓打造的

“快乐星球”


呼和浩特市以大青山前坡

独特的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农村文旅产业

将水磨村打造为运动休闲小镇

野马图村打造为

精品农业观光采摘园区

甲兰板村打造为

马头琴艺术音乐小镇

古路板村打造为农村旅游特色街区

恼包村打造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

作为呼和浩特市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

区域林地面积达142.2万亩

草地面积达171.45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大青山已然成为呼和浩特“绿肺”

和北方天然生态屏障及区域性的生态廊道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2024年

呼和浩特“三北”工程六期

剩余的156.83万亩建设任务

已全部完成

为内蒙古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贡献了首府力量

如今一到初夏时节

大青山在暖阳的映照下

层峦叠嶂、挺拔巍峨、雄浑壮阔

周末假期

敕勒川草原、大青山、生态路周边

便成了欢乐的海洋

骑行、遛狗、跑步

扛着“长枪短炮”拍摄美景

如今的大青山前坡

已经成为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拥抱“诗和远方”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当呼和浩特人"感谢大青山"冲上热搜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网络狂欢

更是一场发自内心的生态告白

这座横亘在风沙线上的青山

用它的葱茏绿意给了呼和浩特人

最硬核的"蓝天滤镜"

也让全国人民见证了

内蒙古生态治理的生动答卷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每一句"感谢"背后

是几代治沙人

将青春种进荒漠的坚守

也是普通市民

年年挥锹植绿的坚持

站在新的起点

内蒙古正将这份"感谢"转化为行动

让绿色长城绵延千里

让每一阵吹过草原的风

都带着生态文明的清甜


来源:奔腾融媒综合内蒙古发展改革委、青橙融媒等

相关阅读
青海西宁:“无废细胞”释放逐绿能量 “咚”一声巨响,吓坏呼和浩特市翔宇花园业主,有人还以为是地震…… 内蒙古这条高铁迎来最新进展! 洛南审接一起非法狩猎案,以劳务代偿方式修复秦岭生态 呼和浩特人“感谢大青山”冲上热搜! 山东湿地总面积2799.56万亩,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达373种 内蒙古首批事业单位1+N补充招聘2502人 局地阵风超10级!北方大风今日持续,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