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自主研制,在协和医院成功植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05:00    

4月15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对外宣布,

该院将自主研发的

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

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

成功植入一名

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俊俊体内。

俊俊在人工心脏辅助下,

心肺功能平稳恢复。

这款地地道道的“中国心”

重量仅为45克,

将突破儿童无人工心脏可用的困境。

新研发的全球最轻、最小磁悬浮“中国心”,外形仅矿泉水瓶盖大小,重量仅45克。通讯员赵炯 刘坤维 供图

“孩子有人工心脏可用,就有了恢复心肌功能等待供体心脏的窗口期。”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说。俊俊患有终末期心脏病,目前唯一的救命手段是心脏移植。

3月30日,董念国、夏家红教授团队在俊俊的“心尖”和右房位置各成功植入1颗新型儿童“人工心”,实现了左右心室的同时辅助。手术耗时5小时,术后5天孩子即转入隔离康复病房,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这款儿童版人工心脏由协和医院董念国、夏家红团队与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该团队于2022年联合研发了当时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技术领先的磁悬浮人工心脏,其体积为核桃大小,重量90克。目前,国内国际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主要针对成人设计,多数儿童因体重低、胸腔狭小却无法用上。三年来,研发团队基于儿童解剖特征实现微型化重构,将“人工心”重量压缩至成人泵的一半,泵体直径缩减至2.9厘米。

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周诚教授介绍,“人工心”内部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磁悬浮泵,可像心脏一样发挥射血作用,“人工心”植入体内后会外接一个小型电源包,可随时与监测仪器相连读取数据。

手术现场。通讯员赵炯、刘坤维供图

深圳“核心科技”技术人员表示,这是全球首款儿童专用第三代磁悬浮泵,填补了国际儿童长期双心室辅助空白。相较第一代气动泵,其溶血风险降低90%;相较于第二代轴流泵,其血液相容性更好。

董念国教授介绍,新装置在磁悬浮基础上实现了性能上的三重突破:一是能耗降低,电池的续航能力更长;二是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儿紧急转运的安全需求;三是转速调控更精准,转速范围为转速1200—3800转/分钟,可根据患儿的实时循环支持需求调节。

据了解,儿童版“人工心”按10—15年以上寿命设计,对难以等到供心的儿童患者,可在“人工心”的辅助下等待供体心脏,适时接受心脏移植。而对无法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儿,目前将成为唯一的治疗选择。

记者| 罗兰

通讯员|彭锦弦 聂文闻 王继亮

来源: 长江日报

相关阅读
我国自主研制,在协和医院成功植入 乌称俄袭击苏梅市 已致31人死亡 用爱守护“星星”的世界,有哪些新的解题方法?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消化门诊开诊 自治区将实现二级及以上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 浙江温州:致公力量守护孤独症儿童 不做“小胖墩” 中医有办法 孩子做游戏,是个大课题!佛山学前教育一线骨干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