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发现“幽灵之花”
它叫球果假沙晶兰,宛若白色风铃
球果假沙晶兰。(受访者供图)
记者22日获悉,闽侯大湖乡村岭头村村民在村中一条隐蔽小路边,发现了一丛通体莹白、呈烟斗状的特殊植物。经林业部门及有关专家仔细比对,确认该品种为球果假沙晶兰,有“幽灵之花”之称。这是球果假沙晶兰在闽侯首次被发现记录。
22日上午,岭头村党支部书记朱必孔发现该花后,立即觉察到它不同寻常——植株密密仄仄地从枯枝落叶覆盖的土壤中冒出头来,浑身通透,散发着莹莹白光,宛若低垂的白色风铃,与深黄土层形成鲜明对比。“爬了这么多年的山,从未见过这样的植物。”他感到十分新奇,随即拍照记录下来。
“这种植物属于腐生草本植物,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植物界中较为少见。”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实验师林文俊表示,球果假沙晶兰在我国自西南至东北以及湖北、浙江、台湾均有分布,福建多见于武夷山一带。
球果假沙晶兰雌蕊柱头呈蓝灰色。(受访者供图)
单从外形上看,球果假沙晶兰与近危物种水晶兰非常相似,所以又被称作“假水晶兰”。“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判断开花后雌蕊柱头的颜色。水晶兰的雌蕊柱头是黄褐色,球果假沙晶兰的柱头呈蓝灰色。”林文俊说。
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刘鹏宇也曾在福州以及福建多地多次发现记录球果假沙晶兰。“这种花对土壤和环境要求比较高,通常出现在湿润阴凉、腐殖质丰富的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刘鹏宇介绍。
近年来,福州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罕见动植物进入大众的视野,生物多样性的“家底”也愈发丰厚。
当前正值春季,随着气温回升,阳光透过林区洒落斑驳光影,地面枯叶厚积、真菌活跃,为球果假沙晶兰的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如果没有受到干扰,球果假沙晶兰每年都会在同样的地方出现。”林文俊说。(记者 蓝瑜萍)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