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社保的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甲类药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药品。这类药品由国家统一制定,并纳入社会保险报销范围,实现了100%的报销比例。
乙类药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这类药品虽然价格稍高,但仍然在社会保险的报销范围内,只不过需要患者先按一定比例承担部分费用后,剩余部分才能进入医保报销范围。
丙类药是指非临床治疗必需、价格昂贵的药品,通常包括保健品、新出药品及高档药品等。这类药品通常不在社会保险的报销范围内,患者需要自费购买。
报销比例和范围
甲类药:100%报销。
乙类药:需要患者先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通常为10%到20%),剩余部分才能报销。
丙类药:0报销,全部由个人承担。
药品目录更新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国家医保目录)会定期更新,纳入新的药品并调整现有药品的报销范围。例如,202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医保目录中,新增了多种药品如卡度尼利、德曲妥珠单抗和依柯胰岛素注射液等。
注意事项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药和乙类药可以使用医保报销,丙类药则不能报销。
不同省市的医保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报销比例和范围需要参照当地的具体规定。
一些药品可能会因为政策调整或药品更新而调整报销类别,因此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医院。
综上所述,能用社保的药主要包括甲类药和乙类药,而丙类药通常需要自费购买。在使用医保时,建议先了解当地医保政策和药品目录,以确保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报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