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区,一杯咖啡还没喝完的工夫,一家动漫企业的主创团队已经完成了一轮特效讨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里,60多家企业用“步行可达”的距离,织就了一张神奇的产业网——这里的年轻人喝着咖啡聊着天,就把全球爆款IP给“肝”出来了。
3月18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被称为“爆款制造机”的成都,有独特的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哲学。
成都,有“最卷”的政务服务——以3月17日成都举办的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座谈会为例,成都市主要领导不仅带队花了一整天时间调研数字文创企业,后续的座谈会现场更像是一场“产业相亲会”:游戏公司喊话“求文化专家搭桥”,专家对接就已经在路上;电竞企业提议建专业场馆,行业部门记在了心里;AR眼镜企业畅想的“戴上眼镜就能看《哪吒》”,场景开放试点进口安排上!用企业的话说:“我们提需求像点奶茶,政府总能给加满料”。
成都数字文创人,也有最“分裂”的日常——上午在锦城湖畔的茶馆头脑风暴,下午窝在独栋小楼爆肝改图;周末去鹤鸣茶社掏耳朵找灵感,深夜又为最新动漫的分镜吵得面红耳赤。这种“水面天鹅”式的生存哲学——表面悠闲自在,水下拼命划水,恰好成就了成都独有的产业气质。
是的,谁说“巴适”和“拼搏”不能兼得?
从《王者荣耀》席卷全球到《哪吒》踩上“风火轮”,成都正用“咖啡社交”重新定义文化产业。把最硬核的技术碰撞,泡进最巴适的生活场景,让数字文创像火锅底料一样,越熬越香。
新闻链接:四川新闻联播丨成都:数字文创爆款频出 产业“修炼”有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