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新疆“最美退役军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居海林为水磨沟区河马泉街道观园路北社区工作人员讲述革命烈士毛泽民的事迹。(全媒体记者王磊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王丽娜 王磊 牟敏 贾梦妍 张梦婷 王畅彤 盖煜)清明时节,追思悠悠。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祭奠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家国情怀,凝聚起积极向上、奋发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追思 汲取前行力量
在清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既是在缅怀中聆听历史回响,也是在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市烈士陵园,水磨沟区河马泉街道观园路北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党员以及居民代表整齐列队,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静默肃立,鞠躬致敬,并绕行纪念碑一周,仔细瞻仰碑文,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现场,新疆“最美退役军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居海林为大家讲述了革命烈士毛泽民的事迹。
“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社区工作人员吴美琴说。
观园路北社区党委书记朱钰说,通过缅怀先烈,引导党员干部群众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革命先烈的精神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动力。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铭记前辈的奋斗,才能更好凝聚起向前奋进的动力。
“亲爱的英雄,今天的中国如您所愿,我们会把工厂当作‘战场’,用科技锻造力量,用温暖传递信仰……”4月2日,在市烈士陵园,中铁七局米东供热项目青年工程师王亮朗诵着《致英烈的一封信》。
一旁,米东区振兴社区老党员向革命英烈敬献花圈。
当天,振兴社区联合多家共建单位,带领老党员、学生、居民代表祭扫烈士墓,瞻仰革命旧址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孝权退休后,始终铭记入党时的誓言,发挥余热,热心参与社区大小事务,结合自己的经历,在社区宣讲红色故事等,是街坊邻里眼中的榜样。
“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陈孝权拉起王亮的手,感叹道。
“聆听了英烈事迹,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英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一定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王亮誓言铮铮。
清明,连接着历史与今天。主题展览、诗朗诵……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三馆联动,开展“清明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活动。
4月3日,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的照片前整齐摆放着来自社会各界敬献的菊花,哀乐声中,到场参与祭奠的群众向先烈的照片深深鞠躬,默默伫立。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丁弋珂为现场参观者宣讲《生命中的第一支歌》,分享了自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与感悟,鼓励在场的青少年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传承红色基因,从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市博物馆(市革命历史纪念地管理中心)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说,假期各场馆正常开放,工作人员将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不断创新,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看齐 筑牢信仰之基
情之所牵,行之所至。因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深植心中,所以英雄精神也逐渐融入民族血脉,进而砥砺着我们的家国情怀。
4月3日上午,市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乌拉泊小学的学生们整齐列队,手捧菊花,默哀致敬,面向纪念碑宣誓:继承先烈遗志,永做革命接班人。
在纪念碑前,乌拉泊小学少先队员代表敬献花篮。四年级学生马芠轩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自己一定会铭记历史,发奋学习,脚踏实地,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泛黄的照片凝固着历史瞬间,斑驳文物承载着烽火记忆……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学生们专注聆听老师述说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透过这些穿越时空的印记,体会先烈为革命事业甘愿献出生命的赤诚,感悟革命先烈砥砺奋进的初心和使命。
“参观了烈士事迹陈列馆,我了解到林基路、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事迹。我们要追思先烈,让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乌拉泊小学四年级学生希娜尔·叶力布说。
清明祭扫,不仅是一次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月3日,市第三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师生来到人民公园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前祭奠、献花,表达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思。
在纪念碑前,五年级(3)班学生马赫谦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宣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彰显着斗志,一句句热烈激昂的话语砥砺着初心。
“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胸怀爱国之心,刻苦学习,做新时代好少年。”马赫谦说。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向先锋学习,向英烈学习,就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动力,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向您致敬,为您歌唱……”天山区青年路街道红山路南社区携手市文化宫举办诗文朗诵会,与革命先烈跨越时空“对话”。
现场,抑扬顿挫的诗韵与热烈掌声交织,既有对红色基因的深情回望,也饱含构建精神家园的时代共鸣。
李伟退休前曾是一位基层民警,退休后他继续发光发热,成为社区草根宣讲员,配合社区干部及时将党的好声音送到各族居民家中。
“那抹鲜艳的红色,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信仰与力量。”当日,66岁的老党员李伟和老伙伴们共同朗诵了《忆清明缅英烈思奋进》,感染着众人。
“老前辈们诵读时眼里的光,让我读懂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居民刘慧说,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管理,让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好。
在高新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铁桥社区,居民们通过网上寄哀思的方式向英烈们献上虚拟鲜花、鞠躬致敬,并在留言区写下自己对英烈的缅怀和敬意。
居民王君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进。要传承好英烈精神,沿着先辈的光辉足迹接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