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分配是指 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这一分配原则体现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劳动报酬分配制度,旨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工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一原则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领取相等的报酬。这一原则要求对所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只要付出同等劳动,就付给同等的劳动报酬。
工资水平是指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平均收入的高低程度。生产决定分配,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可分配的社会产品,因此工资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以保证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这包括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收入透明度,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所述,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并且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我国工资分配的制度框架,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