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抵消,也称为债的抵消,是指 债权人和债务人互相以债权或债务来冲抵债务,从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制度。当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时,任何一方都可以用自己的债权来充当债务的清偿,使得双方的债务在同等数额内互相抵消。
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合意抵消两种:
由法律规定其构成要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依有抵消权的当事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法律效力。
因重视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可不受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约束,当事人须就抵消达成一致,即可发生效力。
债务抵消的条件通常包括:
双方当事人必须互相负有债务和债权。
如果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不同,则不能直接进行抵消。
只有当债务到期时,才能进行抵消。
抵消时不能附加任何条件或期限。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以通过通知对方来主张抵销,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此外,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可以主张抵销其在破产案件申请之前对破产人所负的债务,从而节省履行费用。
综上所述,债务抵消是一种有效的法律行为,可以简化债务清偿程序,减少纠纷和履行成本。当事人在进行债务抵消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