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能育秧机械播种 咸宁市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06:00    

咸宁网讯 记者马丽、通讯员冯伟、钟湾报道:春回日暖,田耕正忙。3月底,在赤壁市复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智能化育秧中心,合作社理事长徐玲玲一键启动全自动流水线,机械臂精准起落,以每小时1000盘、满足50亩稻田种植的速度高效拌种。

“过去是手工泥浆拌种,七八个人1天最多完成100亩。如今1条流水线1个人2小时就能完成。”徐玲玲介绍,稻种经统一拌种后送入暗化室3天即可出芽,比传统手工拌种靠天发芽要缩短一半时间,发芽率也高达97%。

“集中育秧每亩可节省种子成本30元,秧苗根系发达,通过机插秧和侧深施肥技术插到大田后返青快、分蘖多。”种粮大户李乐新说,后期管护也由合作社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省钱省时还环保。

行走在咸宁的广袤田野上,智慧农业的火花熠熠生辉。无人机精准播种、喷洒农药,大马力拖拉机、精量播种机等现代化农机来回穿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滴灌……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各级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机维修技术、农机操作使用和法律法规等识培训,确保农机“健康”上岗。截至目前,共检修农用机具3000余台套、培训机手1000人次、维护大棚设施3250个。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大新机具研发力度,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良种培育和应用推广,抓好良种、良技、良机、良田、良制“五良”配套,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和附加值,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春季生产注入更多新动能。春耕号角与科技脉搏同频共振,让大地焕发新活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训林表示,该局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相关阅读
“空中卫士”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七里河区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班顺利开班 李红军调研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自治区财政下达2.15亿元自然科学 基金支持1897个基础科研项目 更加小巧易用 Jabra 推出 PanaCast 40 VBS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体验粮食经纪人的一天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最新发声! 希望的田野智“绘”好“丰”景 “三夏”生产向“新”而行 内蒙古发布科技“突围”工程十项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