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多维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法援中心今年已办理援助案件超5800件
“非常感谢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这么快就帮我们拿到钱了!”近日,陈某等12名工人激动地向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下称“法援中心”)表达谢意。这12名工人是福州某企业职工,因企业经营困难被解雇,遇到经济补偿金问题。考虑到他们均为外地来榕务工人员,生活成本和再就业压力大,法援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受理案件并指派涉企法律服务团队的专家律师介入处理。
法援律师引导工人运用理性手段和法律武器维权,同时多次联系企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企业同意调解,向陈某等人共支付12万余元经济补偿金。从法律援助介入到劳动仲裁调解结案,仅历时35天。
这一案例是法援中心高效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全市累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594人次,办理各类援助案件5832件,其中劳动争议群体性案件23起、涉及278人,免收弱势群体法律服务费用2825.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175.93万元。
法援中心以奋勇争先的姿态,积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前移服务窗口、强化案件监管等措施,法援中心不仅解决了大量劳动争议纠纷,还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的法律援助,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亮眼名片。
“劳动仲裁委的法援律师帮忙,一个月就帮我拿到钱了!”前不久,福州职工老叶通过福州12345热线向法援中心表示感谢。这一高效成果得益于法援中心开创的“援满调”维权解纷模式。
“‘援满调’维权解纷模式的核心在于调解优先、全程跟进。”法援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困难职工和企业在劳动仲裁立案前即可在专业律师协调下解决纠纷,避免直接进入对抗性程序;若调解不成,则无缝衔接劳动仲裁程序,辅以裁中调解;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后,同步提供诉中调解。调解防线多轮递进,既高效维护劳动者权益,又为企业纾难解困,实现劳企双赢。
“援满调”维权解纷模式推行以来,成功调解案件1671件,结案金额约8909万元。
“我们不仅关注劳动争议,还将服务延伸至特殊群体。”法援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联合福建省女子监狱成立女监法务工作室,为144名服刑人员提供“一对一”法律解答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中心安排律师每周固定时间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值班,解答退役后就业、安置等法律问题。(记者 赖志昌)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