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则该合同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违反,则合同无效。
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必要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法有效理解和承担合同义务,因此合同无效。
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当合同双方以损害第三方利益为目的,故意串通签订合同时,该合同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无效。
通谋虚假之下签的合同。若当事人虚假意思表示签下的合同(阳合同)无效,而对于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阴合同),则依法处理。
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一旦签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合同即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若所签合同违背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无效。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签的合同。若发现他人商量且共同恶意签下合同,损害了你的利益,你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这些情形下,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并且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实际操作中,确认合同无效可能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并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法作出判决。